五方通话系统**是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,主要用于电梯突发故障或人员被困时,实现轿厢内与外界的紧急通信,确保救援工作及时开展。以下从系统组成、工作原理、功能特点、技术要求等方面详细解析:
一、系统定义与核心功能
五方通话系统是指电梯在紧急情况下,实现**轿厢内人员、电梯机房人员、电梯顶部(轿顶)检修人员、电梯底部(底坑)人员、物业管理值班室/监控中心**五方之间的实时语音通信。
核心功能:
紧急情况下快速建立通信,保障被困人员与外界联系;
协助救援人员定位故障电梯位置,缩短救援时间;
支持多方协同沟通,提升应急处置效率。
二、系统组成与硬件架构
1. 硬件设备
轿厢紧急呼叫装置:电梯轿厢操作面板;含红色呼叫按钮、麦克风和扬声器,按下后自动呼叫值班室,支持语音对讲。
机房对讲主机:电梯机房内;连接电梯控制系统,实时监听轿厢声音,紧急时直接介入通话,可与值班室联动。
值班室管理主机:物业管理值班室;集中管理多台电梯呼叫信号,显示电梯编号、楼层及呼叫状态,记录通话记录。
轿顶/底坑对讲分机:电梯顶部/底部;供检修人员作业时与其他各方沟通,部分系统集成到机房或值班室分机。
通信线路:电梯井道/机房;采用总线制(如RS485)或IP网络传输信号,部分系统支持无线通信(如4G)。
备用电源:机房或值班室;停电时维持系统运行,通常为蓄电池,续航≥30分钟。
2. 软件系统(部分智能型配置)
管理平台:记录通话日志、电梯故障历史,支持数据查询与分析;
手机APP:值班人员可通过手机接收呼叫,远程响应紧急事件;
视频联动模块:集成摄像头,实现语音+视频监控,辅助判断现场情况。
三、工作原理与流程
1. 呼叫触发
主动呼叫:轿厢内人员按下紧急按钮,信号通过通信线路传输至值班室主机,主机发出声光报警并显示电梯编号。
自动报警:部分系统与电梯故障检测联动(如长时间停梯、异常振动),自动触发呼叫至值班室。
2. 响应与救援
值班室响应:值班人员30秒内接听,与被困人员对话确认情况,同步通知维修人员前往机房或现场。
多方联动:值班人员可同时接通机房、轿顶分机,实现被困人员、值班人员、维修人员三方实时沟通,协调救援步骤。
3. 记录与存档
系统自动保存通话录音、呼叫时间、电梯位置等数据,保存周期≥30天,用于故障追溯和责任认定。
四、技术要求与行业规范
根据中国国家标准(如GB 7588、TSG T7001),五方通话系统需满足以下要求:
1. 通信质量:
语音清晰无杂音,通话延迟≤1秒,抗干扰能力强(避免电梯运行噪声影响)。
2. 独立运行:
系统电源独立于电梯主控电源,配备备用电池,确保停电时正常工作。
3. 响应时效:
值班室需24小时值守,紧急呼叫应在30秒内接听;若无人接听,自动转接至手机或上级监控中心。
4.标识与操作:
轿厢呼叫按钮需标有清晰易懂的“紧急呼叫”标识,操作简单(一键呼叫)。
5.兼容性:
支持与消防报警、电梯监控系统联动,紧急情况下自动接入消防指挥中心。
五、智能五方通话系统的升级方向**
1. 物联网(IoT)集成:
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,异常时自动报警并推送数据至管理平台。
2. AI语音识别:
自动识别被困人员语音关键词(如“受伤”“呼吸困难”),优先触发高级别救援响应。
3. 可视化救援**:
轿厢内安装摄像头,值班人员可远程查看现场,指导被困人员开展自救。
4. 云平台管理:
多项目电梯通话数据集中上云,支持远程监控、故障预警和跨区域调度。
六、维护建议
维护要点:
每月测试一次通话功能,记录测试结果;
每季度检查线路连接、备用电源电量;
定期培训值班人员熟悉系统操作流程。
总结
五方通话系统是电梯安全的“应急枢纽”,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。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,未来系统将更注重**自动化报警、可视化救援、数据化管理,进一步提升电梯应急处置的效率与安全性。物业及维保单位需严格按照规范要求,做好系统的日常维护与测试,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关键作用。
科苑隆25年深耕电梯行业,为您提供安全、高效的电梯智能化解决方案。咨询热线:010-83528568
官方网站:https://www.keyuanlong.com.cn